2017年12月24日,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战略决策,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高度重视国内外合作交流,如今越来越多的量子科技研究机构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物理系
清华大学物理系是目前国内发展最快、最好的物理系之一,为提高清华大学的学术声誉起着重要作用。物理系的教师在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和光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以及生物物理等多个学科方向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物理系现有教师93名,研究生381名,本科生大约400名。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王崇愚、陈难先、顾秉林、邝宇平、李家明、范守善、朱邦芬、薛其坤、段文晖)。物理系的主要研究机构包括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原子分子与光物理3个研究所,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量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量子信息前沿科学中心等。
物理系为物理学和天文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并开设各类普及性和专门化物理学课程。
-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1913年设立物理学门,我国物理学本科教育从此开始。1919年更名为物理系。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物理系合并于西南联合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物理系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物理精英成为我国高校实力最强的物理重镇,并先后创办或参与创建全国高校第一个核科学专业、半导体物理专业、地球物理专业、微电子专业等。2001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在原物理系以及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与气象专业、天文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
在百余年的历史征程中,北京大学物理学科群星璀璨、薪火相传。这里曾聚集了饶毓泰、吴大猷、丁燮林、朱物华、周培源、叶企孙、王竹溪、胡宁、黄昆等一大批中国物理界的领军人物,先后联合培养了郭永怀、彭桓武、杨振宁、邓稼先、朱光亚、于敏、李政道、周光召等众多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120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2位。在我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2位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校友。这里也是我国高校中校友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最多的物理院系。
学院下设2个教学实体单位(基础物理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7个研究系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现代光学研究所、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技术物理系、天文学系、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同时依托学院建立了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物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李政道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国际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等多个科研机构,研究方向涵盖了物理科学及相关的主要领域,并建有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专业实验室。
学院现有物理学、核物理、大气科学3个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核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大气科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等6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天体物理、核技术及应用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今天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秉承百年北大的优良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着力构建和谐奋进的环境氛围,正在向着“完善制度,凝聚人才;前瞻布局,卓越教学;夯实基础,再创辉煌”的总体目标坚实奋进,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在国内物理学界起到骨干引领和带头示范作用,在国际物理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成立于1950年8月15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9月30日启用现名。
物理所是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和计算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等。超导、拓扑、纳米、表面、极端条件等多个学科走在了世界科技最前沿;磁学、光学、先进材料、清洁能源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在离子电池、拓扑材料与应用、高压超导、量子计算、量子线生长、高通量薄膜制备、中子单像素成像、转角石墨烯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物理所现有超导、磁学、表面物理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物理、电子显微镜、纳米物理与器件、极端条件物理、清洁能源前沿研究、凝聚态理论与计算6个院重点实验室;软物质物理、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2个所级实验室;它们与国际量子结构中心、量子模拟科学中心、北京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工程中心、清洁能源中心、超导技术应用中心、功能晶体研究与应用中心、量子计算研究中心、应用物理中心构成了物理所的研究体系。技术部及各实验室、各研究组的公共技术平台共同构成全所的技术支撑体系。此外,物理所还是北京物质科学与纳米技术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中科院电镜技术联盟的牵头单位,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共建单位。
截至2020年底,物理所共有职工920人。其中科研人员511人、技术支撑人员139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5人。
物理所是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物理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等2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1016人,其中硕士生344人、博士生665人,留学生7人。在站博士后210余人。
物理所是中国物理学会的挂靠单位,承办有中文期刊《物理》、《物理学报》,英文期刊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Physics B。
物理所在深耕基础研究、产出科研成果的同时,坚持在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活动举办、科学文化打造、科学精神传承方面,积极探索,推陈出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为科学普及与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956年,在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半导体科学技术被列为当时国家新技术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为了创建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基地,国家于1960年9月6日在北京成立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开启了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半导体所拥有两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导体所区);两个院级实验室(中心)—中科院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固态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此外,还设有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光电子研究发展中心、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高速电路与神经网络实验室、纳米光电子实验室、光电系统实验室、全固态光源实验室和元器件检测中心。
半导体所现有职工670余名。其中科技人员约470余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30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其中黄昆院士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3个工程硕士培养点。
半导体所高度重视国内外交流合作,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等共建了近40个联合实验室,积极为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成绩显著,科学技术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成立“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且以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投资,融合社会资本建立了12余家高技术企业,并实施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商品化规模。
半导体所秉承“两个卓越”和“三个推动”的办所理念,奋斗不息,勇攀高峰,取得了快速发展,研究所现已发展成为集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其系统集成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半导体所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是:开展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创新活动,为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前沿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支撑,并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作出贡献;吸引、聚集和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的实验研究和测试平台,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和持续发展,成为引领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的火车头。
-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
国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理念,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台、中心等,以下简称“培养单位”)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学校由京内四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和分布在全国的116个培养单位组成。近年来,国科大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建设,与各培养单位“共建、共治、共享、共赢”。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共有直属教学科研单位64个,附属医院15所。
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任务的重要承担者,是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战略使命的重要依托。学校的核心使命是利用科教融合平台,遴选中国科学院最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供给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截至2020年12月,国科大已经累计授予183488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授予966名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国科大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培养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培养。自1978年建校以来,所培养的学生有137名当选为两院院士。
国科大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授权学位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国科大30个学科被评为A类,其中A+学科18个。在2021年5月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最新数据中,国科大国际排名49位,位列内地高校第一位。在全部22个学科排名中,国科大材料科学和化学学科跻身ESI前万分之一行列;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植物和动物科学、农业、地球科学7个学科进入ESI前千分之一,18个学科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学科。
面向未来,国科大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托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聚集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学科体系、产出一流创新成果、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到2020年,国科大将进入全球有影响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行列;到2035年,跻身全球一流研究型大学前列;到2050年,跻身全球顶尖创新型大学之列,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成熟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欢迎国内外量子信息研究机构的合作建议。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建议,请发邮件至:info@baqis.ac.cn。